最近一段时间,《火影忍者》的剧场版非常火。不少之前只能通过盗版形式看动画的动漫迷,也终于有机会在大屏幕上体会作品的精彩了。但看完之后,或许很多人都开始回忆起这样的画面:就是关于博人到底更像鸣人还是佐助的问题。再加上通篇两位人父的王子抱,合体技等等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腐女情怀的作品。无独有偶,去年10月开播的《阿松》卖出了首卷销量10万+的成绩,而提供强大购买力的自然就是以腐女为主体的女性观众。OK,在今天的话题当中,就让我们来聊聊“动漫圈未来是腐女的世界吗”的问题吧。
从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,腐女拥有着以下多种优势:
一、强大的购买力。
俗话说: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骗。如果说《阿松》的爆发只是一种偶然,那么大家如果关注一下近年来一些女性向作品的表现,会意识到其实只要质量有相对的保障,那么整个作品乃至周边产品都会大卖特卖。例如说曾经被吐槽“连京阿尼都开始卖腐”的《Free!》就一度占据了蓝光榜榜首、CD榜榜首,而像是偶像题材作品《歌之王子殿下》已经推出了多部系列,哪怕明明白白告诉你“我们是来卖歌的”,也一样能够获得让制作方数钱数到手软的效益。
这么一来,只要是有商业头脑的动漫制作方,就一定会考虑到腐女群体的心情。在刚开播的时候还没有特别“腐味”的《阿松》,从进入新季度之后频频上演应该只是出现在腐女本子里面的剧情,这固然引发了很多争议,但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不错的。同时,腐女的战斗力也不仅仅被某部作品所束缚。声优的号召力同样可怕。不光是那些直接标注“BL”的广播剧,就连普通的动漫作品当中,也会刻意安排那些大家熟悉的男性声优来上演对手戏,从而吸引眼球。例如说樱井孝宏、中村悠一、福山润、杉田智和、铃村健一这些代表性声优就是最好的证明了。只要互动够多,那么脑子清醒的官方就一定会在声优梗上下足功夫。
二、黑洞一般的脑洞。
腐女的战斗力之强不仅仅体现在购买产品方面,对于很多并非明目张胆卖BL的作品,她们可以用自己的脑洞来构思出一部部同人来。例如说《黑子的篮球》作为一部运动题材作品,却已经被腐女们分成了“火黑组”“赤黑组”“板车组”“黑ALL组”等众多CP,并且制作出海量的同人文、同人图。这部作品在当年播出第一季的时候,几乎将pixiv站的TOP50全部刷遍(在《Free!》以及现在《阿松》播出期间也有类似现象)。
或许很多男性动漫迷对此嗤之以鼻“只是腐女瞎YY”,但如果有兴趣研究一下的话,会发现或许因为女性的心理比较感性,因此能够将原作里面看似没什么特征的角色描述得活灵活现,每一个眼神都蕴含着无数的情意。哪怕两名男性角色只是擦肩而过,都有可能被脑补出前世的孽缘……有时候不得不承认,这真的很厉害。
三、口味的多样性。
1月新番《少女们向荒野进发》当中,出现了一个“只要脑补成男人,那么百合也可以拿来腐”的妹子。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腐女当中也并不少见,只要能够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,就可以让人YY无数,津津有味地看下去。什么?你说甚至于连两个个体都找不出来?没关系,我们可以把一个角色脑补成两个个体嘛,所谓的“自攻自受”。这样的灵感就来自于《游戏王》了…
要说腐女的好处都有啥,恐怕还不仅仅只是这一点而已。但是腐女真的已经不可阻挡、在未来要控制整个动漫行业了吗?或许也是未必。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一部作品不可能完全靠角色之间的感情支撑起来。你可以为索隆跟山治的基情四射尖叫,但若是没有了“我要成为天下第一大剑豪”“我绝对不会对女人出手”的剧情设定,或许这也只是个普通剑客跟厨子罢了。腐固然是为作品增加曝光率的一种形式,但同时也不能喧宾夺主,将整个主线剧情变成了男男的调情。否则即便是腐女也会有认为索然无味的一天。
同时,宅男就真的没有购买力和影响力了吗?那也未必。近年来虽然说轻改动画总是被吐槽“剧情雷同”,但既然制作方愿意出品,就说明还是会有一群绅士买账的。毕竟即便在日本,说到“宅”被人联想到的还是男性居多。而很多少年向的热血漫画,其最忠实的粉丝应该还是那些被男儿热血感动的男性受众。
再加上如果真的要比拼购买力,《Lovelive!》系列企划就不知道掏空了多少宅男的钱包。目前最终演唱会的门票已经到达了竞争白热化的境界,而超过25亿日元票房的剧场版更是打破了深夜档的纪录。想想看就在几年前,票房7亿多日元的《凉宫春日的消失》还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成绩。但如今包括《轻音少女》、《魔法少女小圆》、《未闻花名》等明显不是腐女向的作品都轻松打破这一数据,那么我们也理由在此大喊一声:宅男不死!
以上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有关腐女对于动漫圈子影响的看法。那么各位网友更加认可哪一种意见呢?如果你是宅男,你觉得今后自己看到的作品会是通篇“YOOO”吗?如果你是腐女,你觉得今后的动漫市场会更加对腐女开放吗?欢迎大家畅所欲言,对于业界未来“指点江山”。
The post 今日话题:动漫圈未来是腐女的世界吗? appeared first on 卖萌.